Telegram(又称“电报”或“纸飞机”)的群发加好友功能常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诈骗、个人信息贩卖等违法活动,国内已将其定义为非法社交软件。以下是相关风险及合法替代方案:

⚠️ 一、Telegram群发加好友的常见违法用途

1. 电信诈骗“引流”

  • 诈骗团伙通过Telegram群发短信或私信,诱导受害者添加虚假投资、返利等诈骗微信群/QQ群,每成功添加一人可获得佣金(如“Q拉”模式,拉一人赚20元)。
  • 操作模式:使用多部手机和实名电话卡,通过“里德助手”等APP批量发送诈骗短信。
  • 2. “手机口”诈骗中转

  • 用户被诱导用两部手机充当诈骗通话中转站:一部连接诈骗分子(如QQ语音),另一部拨打受害人电话,实现匿名通话,每通电话获利约10元。
  • 3. 贩卖公民个人信息

  • 在Telegram或暗网论坛非法交易个人信息(如快递数据、网贷信息),再通过群发推广、诈骗内容。
  • ⚖️ 二、法律风险与处罚

  • 刑事处罚:参与者可能被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、非法利用络罪起诉,最高可判有期徒刑(案例中有人获刑6年)。
  • 工具封禁:群发号码会被运营商封停,涉案设备(手机、电脑)将被扣押。
  • 平台政策变化:Telegram自2024年9月起配合多国执法部门共享用户数据(如IP、手机号),违法操作更易被追踪。
  •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j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