⚠️ 风险警示与现状说明

1. 犯罪工具滥用

多地警方通报显示,Telegram因加密性强、“阅后即焚”等功能,被用于诈骗、传播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。犯罪团伙常通过“纸飞机”“蝙蝠”等软件(Telegram别称)诱导未成年人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或传播非法内容。

2. 与隐私侵害重灾区

  • 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:犯罪者通过Telegram群组胁迫女性拍摄性剥削视频,26万用户付费观看,形成黑色产业链。
  • 深度伪造犯罪:高中生利用Telegram贩卖伪造名人内容,受害者包含师生。
  • 私密视频泄露:个人私密影像被非法上传至Telegram群组打包售卖,受害者维权困难。
  • 3. 监管与法律争议

    香港因Telegram群组长期传播警员及公众人物隐私(“起底”行为),考虑引用法律禁用该平台。多国质疑其成为恐怖主义、组织的联络工具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j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