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基于相关信息,Telegram群组因其加密性和匿名性常存在法律与安全风险,建议谨慎使用。以下为关键事实
⚠️ 潜在风险与负面案例
1. 违法犯罪工具
诈骗团伙通过Telegram(纸飞机)以“兼职赚钱”为诱饵,诱导用户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(用两部手机中转诈骗通话)或拉人进诈骗QQ群,已有未成年人涉案被查。
多地警方提醒:Telegram等加密软件因“阅后即焚”功能易被用于销毁犯罪证据,已被列为风险软件,建议用户主动删除。
2. 非法内容传播
韩国“N号房”事件中,犯罪者利用Telegram建立付费聊天室,胁迫受害者拍摄非法视频并大规模传播,凸显其监管漏洞。
香港曾出现群组要求会员上传伴侣私密影像作为“身份验证”,涉嫌性暴力犯罪。
3. 社会秩序破坏
2019年香港期间,示威者通过Telegram群组(如“哨兵组”)实时通报警察动态、协调物资运输及暴力行动,群组成员规模最高达数十万人。
因频发“人肉搜索”(起底)警员及官员信息,香港考虑禁用Telegram。
ℹ️ 平台特性与治理难题
技术隐患:
Telegram支持端到端加密、隐藏手机号、定时销毁消息等功能,客观上增加了执法部门取证和犯罪追溯难度。
监管困境:
平台服务器位于境外,对非法内容删除请求响应迟缓,香港案例显示删除敏感信息需耗时数日,且个人信息索取需求常被忽略。
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j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