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封锁群的常见类型与风险

  • 违法犯罪群组:包括诈骗、毒品、等非法活动群组,例如通过“纸飞机”(Telegram)诱导未成年人参与“手机口”诈骗,或利用其加密功能进行交易。
  • 政治敏感群组:如香港示威者通过Telegram群组组织非法活动,极端组织也曾利用其加密特性传播信息。
  • 隐私泄露群组:部分群组涉及“人肉搜索”或个人隐私交易,香港因Telegram未配合删除“起底”信息考虑禁用该平台。
  • 2. 加入封锁群的潜在后果

  • 法律责任:参与者可能因“帮助络犯罪活动罪”(帮信罪)被追究刑事责任,尤其是未成年人易被诱导成为犯罪帮凶。
  • 隐私风险:群组内可能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参与非法数据交易,导致信息泄露或被用于其他犯罪。
  • 平台监管困境:Telegram的端到端加密和服务器境外设置使得执法部门难以取证,受害者维权困难。
  • 3. 如何识别与防范

  • 警惕高收益诱惑:如“足不出户赚钱”等话术多为诈骗陷阱。
  • 检查群组性质:若群组涉及敏感话题、匿名交易或要求下载其他加密软件(如“蝙蝠”),需高度警惕。
  • 家长监督:多地警方建议检查未成年人手机中是否安装Telegram等加密软件,防止被犯罪团伙利用。
  • 4. 法律与政策动态

  • 中国《个人信息保护条例》等法规加强对非法群组的打击,2025年专项行动重点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。
  • 香港修订《个人资料(私隐)条例》,将“起底”行为刑事化,并可能对Telegram采取限制措施。
  •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政策细节,可参考相关要求中的详细报道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j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